nota.lukhnos.org

奇士勞斯基談觀影者體驗

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,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 (Krzysztof Kieślowski, 1941-1996) 的電影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塊重要位置。《三色》系列電影開啟了我對歐洲電影的認識,之後也去找了他在那之前的《雙面維若妮卡》,以及如同祭典一般地去影展看他更早的《十誡》系列1

多年後重新看《三色》,才發覺原來那麼久以前初看的時候,只剩下了模模糊糊、言語無法明說的印象。如今稍稍能體會發生在主角身上的故事強度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旅行,以及對歐洲歷史和語言稍稍多了一些認識,在電影中看到的事物要比當初多了不少。

還有就是看到了奇士勞斯基談論他如何創造觀影的體驗。

《三色》的 DVD 版本中,每一部都收錄了一段導演訪談,讓奇士勞斯基選取每部片的其中一段,詳細解釋拍攝及剪輯的過程2

《三色》系列中的《藍色》有一段著名的場景,從 52 分 20 秒開始。茱莉 (Julie) 在失去了丈夫和女兒後,想要拋棄過去。一位朋友苦尋她的下落,最後終於在一間咖啡館裡找到她。她冷冷地回絕了他。街上一位吹笛手演奏了一段貌似她先生作品其中一段的音樂。此時她開始把玩咖啡附上的方糖。咖啡被方糖吸收,經過了五秒鐘,方糖從白轉為咖啡色,而此時她才將方糖丟入咖啡中,使咖啡滿出咖啡杯外。

以下是奇士勞斯基談論為什麼方糖要在五秒內完全轉為咖啡色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因為訪談是以波蘭語進行,字幕有英文跟法文,因此就不收錄字幕原文了。以下是翻譯,粗體強調部分為我的標記:

一塊方糖就要掉進咖啡杯中。我們這麼在意這個特寫,意義在哪?簡單說,我們試圖用女主角的觀點去呈現她的世界,靠著聚焦在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上面,去表現出她看著這些小東西,這些她身旁的東西,藉此表現出,這之外的任何事物她完全覺得無所謂。

拍攝方糖吸收咖啡,看起來好像很容易,就只是讓方糖吸了咖啡,轉為咖啡色這樣。[…] 我們來用碼錶計時看看。方糖完全吸收咖啡的這一景,時間大約是五秒半、五秒左右。要怎麼確保方糖只花五秒鐘就完全吸收呢?其實不容易。我們拿個普通方糖來看看,像這個,用它來吸收我的咖啡。我來按碼錶… 八秒鐘。多了整整三秒,太長了。我們得找能在五秒鐘內吸收完的方糖。我們判斷這樣的一個細節,不能超過五秒。我的助理花了半天的時間,試了各種方糖,[…]

我們這麼在意一塊蠢方糖吸收蠢咖啡,是怎樣?是不怎麼樣… 但是這麼說,在這一刻,我們處在女主角的世界中。她用一塊方糖去沾咖啡,目光集中在方糖上,好用此回絕這位愛著她的男士剛剛給她的提議。[…]

而,如果你問我,我又怎麼看待觀影者,觀影者的觀點又如何 — 我會想到這個蠢方糖這一景 — 我總是試著將此景放在心上。我們不做測試片、不辦試映會。我相信觀眾可以接受一塊方糖花了四秒半轉為咖啡色,但是八秒半就過頭了。


  1. 《三色》(Trois couleurs) 在台灣上映的時候,被片商套上了非常蠢的三個片名,蠢到我實在沒有辦法引用。在此處我用《三色》指稱該系列,三部片法文片名 Bleu, Blanc, Rouge 在此直譯為《藍色》、《白色》及《紅色》。 

  2. "Krzysztof Kieślowski's Cinema Lesson". 有人將三個片段都貼到了 YouTube 上。因為不確定版權問題,我就不貼連結了,請自行尋找。